楚雄州参加在大理举办的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

日期:2019-11-2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白爱荣点击:2208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2019年11月16日至21日,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在美丽的苍山脚下、洱海之滨——大理举行。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69个民族民间传统节目参加展演。楚雄州代表队在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殿洪、州民宗委文化科科长王建芳、州文化馆馆长邵平的带领下,组织了四个民族民间传统歌、舞、乐节目共 87名演职员的队伍参加展演。

舞蹈节目《琴乐悠悠 彝娃乐》取材于楚雄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左脚舞。左脚舞彝语称“咕遮”,古名堕左脚,发源于牟定县,广泛流传于楚雄州境内及周边州市县。以娱人、交往、健身为目的,以歌、舞乐活动为内容,并包含了彝族人民对天、地、日、月、火、虎、原始、自然崇拜及诸多文化表现形式。节目共有32名小学生表演,清脆的琴声,整齐而富有节奏的舞步,演绎和传承着彝乡彝韵无穷的文化魅力。

舞蹈节目《苏资玛 奔古呗》取材于楚雄州省级非遗项目《彝族葫芦笙舞》,意为葫芦笙缘,寓为传承彝族文化,源远流长。彝族葫芦笙主要流传于楚雄市、姚安县、永仁县、大姚昙等彝族集聚区,源于彝族葫芦崇拜的祭祀性舞蹈,与歌舞乐的形式,集中反应彝族人民生产生活。节目由省级传承李发富等10男10女传承人、民间艺人及一名小学生表演。彝族人民就是这样世世代代、生生不息地传承着这古老而厚重葫芦笙舞。

器乐节目《弦乐声声》,取材于楚雄州州级非遗项目《彝族三胡制作技艺》。三胡是楚雄彝族特有的乐器之一,广泛流传于大姚昙华、牟定腊湾等彝族集聚区,其音色浑厚柔美。节目由7名州、县级传承人和两名小学生表演。弦乐声声勾勒出彝族人民多彩的生活画卷,流淌出彝山彝水万种风情。

声乐节目《初三、十三、二十三》,流传于牟定蟠猫一带,体现了彝族男女青年相约相会的时间、地点,以及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。节目由州级传承人李盛成和普艳喜表演。优美而高亢的演唱抒发了彝族青年男女纯真而美好的爱情生活。

17日晚,楚雄州参赛四个节目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剧场分别登台亮像,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,得到领导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。18日,演员还参与了在巍山文化广场巡演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